继韩国LG化学、三星SDI、SKI和中国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宣布在欧洲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之后,欧洲本土化企业终于按捺不住了。1月14日,瑞士Blackstone Resources AG (以下简称“Blackstone”)宣布,将投资2亿欧元(约合15.41亿元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福特(Erfurt)建设一座大型动力电池工厂。
值得注意的是,Blackstone动力电池工厂的投资规模与宁德时代欧洲工厂的投资额非常接近。2018年7月,宁德时代宣布投资2.4亿欧元(约合18.49亿元人民币),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同样有趣的是,两家动力电池新工厂的选址均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尔福特。这里紧邻德国汽车制造基地,也许是一众动力电池巨头把工厂确定在此的重要原因。不过,Blackstone动力电池工厂的选址除埃尔福特外,还有两个备选地址:距离埃尔福特50km的艾森纳赫(Eisenach)和紧邻大众汽车的不伦瑞克(Braunschweig),的选址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Blackstone为何方神圣?
据电池中国网了解,Blackstone是一家瑞士控股公司,注册地位于瑞士楚格州巴尔镇(Baar,Kanton Zug),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钴、锂、锰和石墨等电池用金属的开采和冶炼加工。同时还涉足黄金和钼金属的开采加工。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让Blackstone不仅受益颇多,而且意识到动力电池市场的广阔前景。为此,Blackstone建立了动力电池上游原料的产品开发组合,同时在延伸产业链方面也积极投身到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中来。
据悉,该电池工厂由Blackstone全资所有,工厂建设也将由Blackstone承担。Blackstone希望,后续的发展能得到欧盟研究和发展基金以及德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Blackstone表示,此次在德国投资建设的大型动力电池工厂,目的是为了制造下一代电动汽车所需电池。
据Blackstone透露,根据规划,该工厂一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亿支电芯,满足2.5-1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后续各阶段的产能扩充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欧洲欲摆脱对亚洲动力电池厂商的依赖
当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已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日本和韩国凭借在动力电池领域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的“两足”,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带动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做大做强,形成“一足”。相反,欧美等国尽管在内燃机汽车领域有着绝对优势,但对动力电池这个“新宠”的反应似乎有些后知后觉,其产业的发展也明显滞后。
受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和欧洲多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影响,目前欧美等国的车企巨头也积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纷纷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反应过来后的欧美车企巨头以及当地政府,都不愿让这一核心部件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表示,“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增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亚洲动力电池厂商已居于地位。如果欧洲缺乏本土电池产业,它在未来汽车工业的增值链上所占份额将会很小。”
所以,近年来在欧洲和美国本土自建电池厂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欧洲及美国本土化企业自主建设动力电池工厂的呼声更为高涨。
去年,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欧洲各国已开始商讨建立一个可行的工业电池生产联盟,以摆脱对中日韩等国动力电池生产商的依赖。
在Blackstone之前,德国政府还提出在不伦瑞克投资20亿欧元(约合154.09亿元人民币)建设动力电池生产设施的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得到相关车企和财团的支持。
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 Peter Altmaier )2018年11月也曾表示,德国政府计划在2021年之前投资10亿欧元(约合77.04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德国动力电池生产。德国旨在到2030年,使德国以及整个欧洲的电池产量提升到全球总产量的30%。
就像前述所说,现阶段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基本已经被中日韩三国动力电池企业瓜分,全球前10大动力电池企业无一例外也来自这三个国家。
动力电池产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欧美国家的企业想要在现有格局下去挑战中日韩三国巨头企业的霸主地位还是有些难度的。但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并非已经趋于,技术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这就给了欧美等国企业一些新的机会:通过研发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以实现超越。比如从去年开始,宝马、大众和戴姆勒都加大了对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力度,同时积极投资国际上固态电池研发公司,希望借此实现动力电池的自供应,进而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掌握价值链高端。